喪親之旅
喪親後的反應
親人離逝後,你的行為、思想、身體及情緒各方面都有機會出現不同的反應。
這些起伏而強烈的反應可能一時間令你懷疑自己是否正常。
其實,失去親人並不是尋常的經歷,因此有不尋常的反應亦是正常的。
事實上,這些反應都是普遍而常見的,但若發覺情況長期沒有改善或轉壞,
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的話,就需要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。
-
失眠
-
食慾障礙
-
心不在焉
-
避免與人接觸
-
夢見逝者
-
企圖到處尋找逝者
-
嘆氣
-
哭泣
-
坐立不安
-
害怕觸景傷情
-
重遊舊地
-
珍藏遺物
思想反應:
-
不能相信死亡的事實
-
反覆思索有關逝者的片段
-
困惑和迷茫
-
感覺看見或聽見逝者 (*若出現因精神病患而產生的幻覺則必須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)
-
感覺逝者仍然存在
生理反應:
-
胃部空虛感
-
胸口及喉嚨繃緊
-
對聲音敏感
-
感覺有如行屍走肉
-
呼吸困難
-
肌肉無力
-
缺乏精力
-
口乾
情緒反應:
-
悲哀
-
憤怒
-
內疚自責
-
憂慮
-
寂寞
-
疲累
-
無助
-
震驚
-
苦苦思念
-
如釋重負
-
麻木
哀傷之旅
面對親人離逝,你的哀傷之旅亦隨之而開始。
你將會經歷一連串高低起伏的歷程。
這些歷程未必會順序發生,甚至有可能會反覆出現。
要走過這趟哀傷之旅,你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殊不容易。
但只要你願意嘗試,你一定能夠幫助自己超越哀痛,
逐漸適應喪親後的生活:
-
你可以與人分享親人離逝的經過和自己的感受。
透過言語的表達和整理,可以幫助你慢慢消化死亡的事實。 -
在足夠的支援和心理準備下,
你可以考慮選擇在認領遺體和喪禮中,與親人作道別,
並向他/她傾訴內心未表達的說話。 -
參與葬禮和不同的哀悼儀式不但可以為親人送上最後的心意,
亦可以幫助自己逐步接受死亡的事實。
2.經歷哀傷的情緒
-
你會感受到不同的哀傷情緒
(如哀傷、恐懼、內疚、憤怒、憂慮、懷念等),
這些起伏的情緒都是很常見和正常的。
要知道:經歷至親死亡並不是尋常的事情,
因此,隨之而經歷不尋常的情緒反應亦是正常的。
容許自己接納這些情緒反應。 -
利用自己舒服的方式,去抒發和表達這些情緒。
例如:與人傾訴、哭泣、寫信給死者、繪畫、做運動等。
3.回憶死者,並建立與他/她心靈上的聯繫
-
你可能會不斷回憶過去和死者的片段,
嘗試記住那些美好的回憶和片段,
因為這些回憶並不會因死亡而消失,
反而成為屬於你與親人之間最寶貴的禮物。 -
雖然死亡把肉體分開了,
但你仍然可以與親人建立心靈上的聯繫:
透過回憶、彼此之間的愛、完成親人未了的心願、
宗教信念和儀式、延續親人的教誨、
甚至親人留下來的富紀念性的物品,都可以連繫著你們的心。 -
利用親人的相片、物品、加上自己的文字,
為親人製作一本紀念冊,記錄他的一生。
4.適應喪親後的生活及重投生活
-
懷著對親人的懷念,你仍然能夠重新適應新生活。
你可以嘗試逐漸回復日常生活的規律,
學習新的生活技能,和發掘新的興趣。 -
當察覺到生命的無常,
你可能需要重新檢視和反思你的人生觀、
價值觀和對自我的認識。
於是,你會學懂珍惜生命和眼前人,
活在當下,並活出有意義的人生。
給你一點提示
也許只有喪親者他們才最明白當中的痛。
然而,以下的一點提示,可能有助喪親者或他們親友在混亂中,得到一些幫助。
-
重要資訊如後勤工作安排及一般哀傷反應,讓他們感到在混亂中找到方向
-
自願服務如運送靈柩
-
由親友提供的其他實質支持,例如照顧孩童、為喪親家庭提供膳食,
或者陪伴喪親家屬到他們需要到達的地方
2. 恢復日常功能
-
對恢復日常功能與感到哀傷之間出現的搖擺不定予以肯定
-
為每一天設下細小而可以達成的目標
-
為日常工作訂下日程
-
鼓勵喪親家屬一小步一小步的恢復他們的日常功能
3. 告知壞消息
-
面對面
-
從已知的資料開始
-
用簡單及直接的語句,以及歡迎提問
-
如果傳媒很可能會報導此宗死亡,則盡早親自告知壞消息
-
尊重不同的哀傷方法
-
明白到不告知壞消息的顧慮及受助人的哀傷進度
-
討論好處和壞處
-
如果受助人希望的話,指導及支援他們
-
家庭決定
4. 當告知壞消息給小孩
-
適合他們的年齡及認知能力
-
避免用含糊或抽象的字眼
-
直接使用”死亡”一詞
-
掌握可教育的時刻
-
給予一致的答案
-
解釋死亡:
- 不可避免 (死亡對任何生物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)
- 不可挽回 (一個逝去的人永遠都不會重生)
- 失去功能 (死屍沒有感覺、思想或情緒)
- 因果 (死亡的客觀因素)
5. 出席葬禮及進行儀式
-
適應哀傷的第一步
-
幫助孩童預備出席葬禮
-
支持家屬及孩童看見死者的屍體
-
個人化死者的葬禮
-
提供持續的支持予喪親家屬,尤其是葬禮之後
-
葬禮的治療作用
6. 為甚麼?
-
把反應正常化,而不給予未成熟的答案或判斷
-
促進喪親家屬承認及明白死亡
-
根據個人的宗教或靈性信仰,尋找生命存在的答案
-
與未知共同生活
7. 處理罪疚感
-
輔助表達罪疚感,而不給予未成熟的支援
-
客觀地回顧整個經驗
-
回顧任何對自己不實際的期望
-
承認作為人是有限制而且不完美的
-
承認罪疚感的功能
-
重新構造罪疚感
-
把罪疚感轉化成有建設性的行動
-
與罪疚感共存
8. 處理突然出現的回憶
-
讓喪親家屬調整預期: 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
-
教導一些方法,如停止一些思想及分散注意
-
增強快樂的回憶及對死者的正面印象
9. 特別日子如週年紀念及節日
-
於容易觸發哀傷的特別日子提供支持
-
一個關心的電話或一張慰問卡可以表達你的支持及邀請參與
-
沒有既定方法說喪親人士應如何渡過這些日子,只要他們計劃好以及在心理上作出準備,
從而強化他們的控制感 -
參與有意義而適合個人的儀式
-
尊重不同的家屬對這些日子可能有不同的反應
不同的缺失.不同的經驗
在人生的旅程中,我們可能會經歷不同的缺失。
我們相信每位喪親者的經驗皆是獨一無二。
然而在不同的經驗中,經歷某類缺失的喪親者,可能有著一些
共同點,值得我們留意。
接著我們將談談以下,不同缺失的喪親經驗,包括:
執子之手,與子皆老 --
從相識、相愛到結合,每一對夫婦都希望白頭偕老。
但人生卻往往未必如你所願。經歷配偶的死亡,在心理學研究中,乃被喻為人生中最大壓力的生命事件,因此,失去配偶的你所經歷的哀痛和壓力可能大得難以承受。
面對哀傷的同時,更要兼顧面對各方面的問題:
生活和經濟上的壓力、孩子的處理、其他親人 (如配偶的父母) 的關係等等。以往有伴侶共同分擔,現在要自己獨力面對,當中的孤獨和無助感實在不是旁人所能明白。
給失去丈夫的你:
現今社會雖然越來越進步,但中國傳統思想對某些家庭和婦女仍然有深刻的影響:女性往往被塑造成只會依靠男性,而最重要的天職則是相夫教子。
再加上一般女性可能傾向從情緒主導的方式處理問題,於是,面對丈夫離逝的你亦可能會面對一些特別的挑戰:例如要學習獨立生活、嘗試客觀地解決問題、處理家中的水電維修事宜,和面對強烈的情緒反應,特別是無助、憂慮和恐懼的感覺。
-
你不需要期望在短時間內完全應付生活上的驟變。作為第一步,你只需嘗試逐步回復基本的生活規律,然後才為自己訂立細小而可達成的目標,從而推動自己逐漸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。
-
欣賞自己所作的努力,無論是如何細微的改變,已經是你哀傷路上的一大成就。你值得給予自己一些獎勵,並照顧自己的需要。
-
家中簡單的事務如換燈泡,或維修水龍頭漏水,對你來說都可能都是新的挑戰。學習新的生活技能,你將會發覺:事情並沒有如想像中困難,只是以前從沒有機會發掘這方面的能力。
-
當你發覺自己沉溺在哀傷的情緒太久,嘗試轉移你的心思:到廚房倒杯清水,到公園走走,做做家務、做做運動等,都可以幫助自己在處理情緒上達至較平衡的狀態。
失去了兄弟姊妹的你往往會被其他人所忽略,因為眾人都會將關注放在你的父母身上,而忽視了同樣處於哀傷中的你。
固然父母親失去子女之痛實在非筆墨所能形容,但你和兄弟姊妹間的手足之情亦是獨一無二的。
你的哀傷歷程很可能會受著父母親的情緒、
應對方法和態度所影響:
有些父母可能會轉移將全部心思和期望投放在你身上,另外亦有些父母可能會嘗試將你和死去的孩子處處作比較,又或希望你可以在生活各方面代替他 (她),你甚至可能因為覺得自己不及死去的親人而感到內疚。
面對哀痛中的父母,你只能將情緒壓抑,加上親朋戚友又會期望你要好好照顧父母,並將照顧家庭的擔子放在你的身上,這些都會成為你沉重的心理壓力。
-
面對各方面的期望與壓力,你需要按自己舒服的步伐和方式抒發情緒,
例如做運動、寫日記、與人傾訴、哭泣等。
-
雖然其他人可能會忽略了你的哀傷,但面對親人的離逝,
感到哀傷是理所當然的。利用適當的空間,容許自己表達哀傷的情緒。
-
與兄弟姊妹共同成長的童年回憶是你珍貴的寶藏,
讓自己好好珍藏這些美好的片段。
-
與其他家人協商討論,如何重新分配和共同分擔家中的各種責任和角色。
-
兄弟姊妹的死亡,可能會令你突然驚覺死亡並非只是年長一輩的事,而是原來可以與自己如此接近。重新檢視生命,反思人生的意義,可以幫助你從哀傷中成長。
-
若父母對你有不合理的期望和投射,可嘗試尋找適當的時機,與父母坦誠分享自己的感受。與家人彼此的明白和互諒可以為整個家庭注入更多的能量,去面對生命中的不如意。
當親人突然死亡,往往會令人難以接受。
無論是因意外或突發疾病而死亡,
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面對親人離逝,
你都可能會經歷震驚、憤怒、恐懼、悲傷等強烈的情緒反應。
相比那些因長期病患而失去親人的家屬,
你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消化和接受死亡的事實。
-
在適當的支援和心理準備下,你可以考慮參與葬禮儀式或瞻仰遺容等過程,因為這些儀式和經驗可以幫助你確認死亡的發生,從而逐步接受這事實。過程中你亦可以與親人作道別,並向他/她傾訴內心未表達的說話。
-
容許自己與人傾訴有關親人死亡的經歷,因為透過言語分享,可以幫助你消化事實的發生。
-
面對強烈的情緒反應,你需要按自己舒服的步伐和方式,去表達和抒發不同的情緒,例如做運動、寫日記、與人傾訴、哭泣等。
-
雖然親人突然死亡會令人較難接受,但有些喪親家屬卻認為,若從死者的角度考慮,相對於那些經歷長期病患而死去的人,突然離逝可以讓他/她免去長期病痛的煎熬,而這種想法可讓他們較易接受親人的突然死亡。
-
由於親人突然離逝,你可能會對逝者有很多未了的心事,例如未講的說話,未實踐的承諾等。你可以嘗試寫一封信給親人,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。另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,嘗試為親人完成他/她的心願。
「白頭人送黑頭人」--
失去子女的錐心之痛相信只有為人父母的才能體會。
失去子女,就有如失去自己的一部份:你的未來、你生命的延續、你的夢想和盼望,都一一幻滅。
面對子女比自己早死是極難接受的事實,因為這是違反自然定律和一般人的理解,這不但動搖了你的人生觀或價值觀,更可能令你覺得未能完成父母養育子女的責任,而感到內疚和遺憾。
無論是成年子女,還是年幼的孩子,甚至是肚內的胎兒,失去了自己的骨肉都同樣令人哀痛。
另外,當你和配偶有不同的應對方法時 (如妻子經常哭泣,但丈夫卻理性地面對) ,這可能會令彼此的關係構成壓力,而未能在哀傷路上互相明白和扶持。
-
為了避免「白頭人送黑頭人」,很多年老的父母都被勸阻而未有參與葬禮和其他哀悼儀式。其實如果他們真的希望參與,只要提供恰當的支援和預備 (例如告訴他們可以如何參與其中的部份;預先安排其他親友在過程中作陪伴;預早諮詢醫護人員或準備有關藥物等),參加這些儀式反而可以幫助他們確認子女的離逝,從而逐步消化和接納死亡的發生。
-
由於喪子之痛所牽動的情緒尤其強烈,所以你需要按自己的步伐抒發情緒。但當發覺自己沉溺在哀傷的情緒太久,你可以嘗試轉移你的心思:到廚房倒杯清水,到公園走走,做做家務,做做運動等,都可以幫助自己在處理情緒上達至較平衡的狀態。
-
若你感到內疚,你可以多嘗試客觀理性地分析事件的經過,確認自己所曾付出和做到的事情,並認清那些超越自己能力和不能控制的部份。
-
其實內疚的背後是你對子女無盡的愛,就是因為這份愛,你才會感覺自己應該付出更多。明白和接納「遺憾」往往是你對子女的一種「愛」的呈現。
-
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哀傷表現,接納配偶也如自己一樣哀傷,只是有不同的表達和應對方式。其實,彼此的接納關懷可以為夫婦間帶來更多的力量,去共同面對哀傷的歷程。
-
失去子女很可能會使你突然感到生命的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。縱然困難,你仍可以嘗試在這經歷當中尋找意義,透過你的宗教信仰、對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的看法、你的夢境、日常生活中的反思、甚至其他人的經歷當中,你都可能找到一些頭緒。你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探索的歷程,但這漫長的過程卻可以幫助你逐漸超越哀傷。
-
將你對子女的愛昇華,你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延續對他們的愛,例如參與有意義的悼念儀式,關懷其他有需要的孩子,以子女的名義參與慈善活動,或完成他們的心願等。
失去父母親的你,可能往往被人忽略,因為經歷年長的父母死亡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,所以亦理應較容易接受。
但事實上,父母標誌著我們的家,我們的根,無微不至的照顧,
還有無條件的愛和支持,這些都不是其他東西可以取代的。
你可能亦有「子欲養而親不在」的遺憾和內疚,即使父母親已屆高齡,但仍然希望他們多活幾年。
-
你可以透過自己延續父母的生命:父母給予你的生命和身體,各樣遺傳自父母的特質 (外貌、性格等),父母親的教誨等,只要你善用它們,這一切都連繫著你和父母彼此間的生命,即使死亡也切不斷。
-
若你感到內疚,你可以多嘗試客觀理性地分析事件的經過,確認自己所曾付出和做到的事情,並認清那些超越自己能力和不能控制的部份。
-
從內疚中尋找積極的意義,化內疚為行動,例如完成父母的心願、好好珍惜其他親人、好好照顧自己讓離逝的父母安息。
-
其實內疚的背後是你對父母無盡的愛,就是因為這份愛,你才會感覺自己應該付出更多。明白和接納「子欲養而親不在」往往是你對父母的一種「愛」的呈現。
-
檢視自己的生命,重新建立自我的認識和對未來的目標。
-
與其他家人討論,如何共同分擔家中的責任和角色。
如果你的親人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,
你會更難面對和接受這死亡的發生。
你可能會經歷很多不同的強烈情緒,
如:震驚、內疚、憤怒、恐懼等。
而親人的選擇亦可能令你不斷嘗試追尋原因,並動搖了自己對世界和自我的看法。
自殺經常被人標籤為精神病、懦夫和自私的行為,而自殺者的家人亦可能被視為是有問題的家庭,再加上傳媒的渲染和報導,
你要面對的壓力的確不少,這無形的羞恥感往往令很多家屬將自殺一事視為家中的秘密。
-
死亡發生後,你可能會完全不能理解親人的選擇,你可以與其他家庭成員討論,分享彼此的看法和對親人最近的觀察或發現,並嘗試從親人的角度去了解他/她的心路歷程,這可能有助自己和家人逐漸明白和理解親人自殺的選擇。
-
若你的親人之前患有抑鬱症,或有抑鬱症的症狀,你亦可以嘗試從親人患病的角度去理解他/她的自殺行為,有些喪親家屬會因此而較容易接受死亡的發生。
-
情緒並沒有分對或錯,無論你經歷任何情緒,都應嘗試接納它的存在,並容許自己將情緒表達出來。
-
若你感到內疚,並認為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去防止死亡的發生,你可以多嘗試客觀理性地分析事件的經過,確認自己所曾付出和做到的事情,並認清那些超越自己能力和不能控制的部份。
-
若你感到憤怒,容許自己將情緒表達出來。待情緒較平穩時,再嘗試平和地去重新檢視對親人的評價:將親人自殺的行為和個人的素質分開,雖然你未必能接受他/她自殺的行為,但他/她仍然可以有值得欣賞的部份。
-
將親人自殺的行為和個人的素質分開,這做法對幫助孩子明白自殺行為非常重要。例如:爸爸是很愛你的,亦有很多值得你懷念的地方,但有時也會犯錯,今次他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。
-
背負著「自殺者家人」這標籤可能會令你質疑自我,因此除了將親人自殺的行為和他/她個人的素質分開之外,你亦要嘗試將親人的行為和自我分開:欣賞自己所曾付出和做到的事情,繼續參與自己喜歡和有意義的活動,重新檢視和建立自我的價值。
-
你可能會對親人有很多未了的心事和未講的說話。嘗試寫一封信給親人,並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。
-
研究顯示,自殺者家屬比其他人有較高的自殺率。留意自己的情緒變化,有需要時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。